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點擊刷新驗證碼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快速搜索
今天是: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下游產業
 今日最新導讀

淮安:大產業戰略引領新型工業化

發表時間:2009-12-31   文章來源:

       今年1-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270.41億元,同比增長22.2%,其中IT、特鋼、鹽化工新材料三大千億元產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就達544.53億元。在全省,我市工業增加值增幅排名也位居前列。

  在數據的背后,是一連串激動人心的事實:臺玻項目正式開工,富士康三期、達方電子二期、安邦電化離子膜燒堿等項目加速推進,特鋼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在我市培育大產業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航程中,2009年又是一個碩果累累的年份。

  從快速增長的確鑿數據中,從活生生的成就和事實中,從淮安加快推進培育大產業戰略的生動實踐中,我們看到了淮安工業經濟的未來,看到了一條寬闊康莊的新型工業化之路……

  培育大產業:恰逢其時的戰略抉擇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和根本途徑,也是淮安加快發展的第一方略。”2008年4月,市委書記劉永忠在市委五屆七次全會上一針見血地闡明了新型工業化對淮安發展的重要意義。就在這次會議上,我市首次提出,全力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打造IT、特鋼和鹽化工新材料三大千億元產業。而在此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構筑大交通、培育大產業、發展大流通、繁榮大文化、開發大旅游“五大建設”的戰略構想。其中,培育大產業赫然在列。

  從各類產業無序發展到重點打造三大千億元產業,從傳統工業化路徑轉入新型工業化道路,從農業大市發展成先進制造業基地,市委、市政府關于工業經濟發展一系列戰略構想、重大決策的出臺,讓2008年春季的淮安充滿了振奮,充滿了期待。

  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律表明,當經濟發展處于后發時期,一座城市的高速發展階段,無一不是從快速工業化以及提高工業化水平開始的,而培育規模大、帶動性強的關鍵產業無疑是快速工業化的核心所在。

  但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實踐中,許多城市并沒有認識到這一規律,沒有意識到大產業戰略對工業化、城市化的重要作用,因而錯過了寶貴的戰略機遇期,步入了緩慢發展的尷尬境地。也有的城市雖然意識到大產業戰略的重要性,卻因為沒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形形色色的大產業戰略逐漸演化為空洞的口號,演化為虛妄的空中樓閣。可以說,作出培育大產業的戰略抉擇,不僅需要“時”,需要“勢”,更需要駕馭“時”、“勢”的眼光和智慧。

  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淮安已經形成了化工、機械、紡織、冶金、煙草等多個傳統支柱產業,集聚了一批上規模、有帶動力的大中型企業,為培育大產業戰略的啟動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園區建設方面,淮安8家省級開發區和多個專業園區已有大量企業入駐,高標準的基礎設施完全具備發展大產業的條件。此外,淮安還擁有1300億噸的探明巖鹽資源和芒硝、凹凸棒土等多種豐富的資源,為培育大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

  與此同時,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產業布局調整和分工轉移速度進一步加快,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臺資企業“北上”的趨勢也愈發明顯。2006年,富士康落戶淮安,又為淮安發展IT產業帶來了空前的機遇,先后吸引了達方電子等多個IT產業項目和眾多臺資項目入駐淮安。產業向蘇北、向淮安轉移的時機已經成熟,效果已經顯現,前景更加廣闊。

  如果光憑淮安的產業基礎和地緣、資源、交通等優勢,淮安的招商引資和工業化進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較快發展。這一選擇最可能帶來的結果是:企業數量多了,但產業布局更加分散,大企業找不到配套企業,小企業找不到跟進目標,全市工業化將貼上“無序”、“紛雜”的標簽,新型工業化自然無從談起。

  可以說,在“時”“勢”剛好具備的當口,市委、市政府提出培育大產業無疑是恰逢其時的戰略抉擇。早一點,不行,那時的淮安尚不具備培育大產業的基礎。遲一點,也不行,那樣淮安將錯過難得的快速工業化及提高工業化水平的機遇,徘徊于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境地。

  那么,淮安將怎樣通過什么樣的進路來實現培育大產業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目標?“我們要以重點企業為依托,加快產業集聚,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層次,壯大產業規模,大力發展特鋼、電子信息和鹽化工新材料三大千億元級產業,將淮安建成蘇北新興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市委書記劉永忠的一席話擲地有聲。

  是的,淮安打造蘇北新興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乃至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都離不開工業經濟這個“第一方略”,更離不開大產業這一工業經濟的主導和支柱。新的藍圖已經繪就,一個以培育大產業戰略引領新型工業化之路的時代已經到來,一個以新型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時代已經到來……

  三大千億元產業:撬動淮安新型工業化的支點

  9月29日上午,實聯化工(江蘇)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噸聯堿項目奠基儀式在淮安鹽化工新區隆重舉行。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這個總投資11.4億美元、一期投資6億美元的鹽化工“巨無霸”,從簽約到奠基,僅僅用了18個月,從立項、環評直到審批完結更是只花了8個月時間,創造了同類項目報批的最快速度。“早一個月投產,就能為淮安多帶來數千萬元的稅收。”直接負責臺玻項目報批的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孔維華說。

  臺玻項目創造的奇跡是淮安加速打造IT、特鋼、鹽化工新材料三大千億元產業的生動縮影。在淮安的工業版圖上,三大千億元產業可謂是焦點中的焦點,這些領域的任何新情況、新動作幾乎都牽動著全市上下的神經。而所有的理由都可以歸于一點:三大千億元產業是提升淮安產業結構的“先行軍”,是撬動淮安新型工業化的支點,失去這個支點,就談不上淮安的新型工業化。

  也正因此,全市上下把這三大產業視為“珍寶”,千方百計加以呵護,促其成長,幫其壯大。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特鋼產業物流園、富士康科技產業園、鹽化工工業園三大專業園區建設力度,正為了將其打造成為三大千億產業的重要載體。

  在三大千億元產業發展過程中,全市上下對企業的服務更是細致入微、周到體貼。富士康科技城項目自落戶淮安以來,短短兩年間,一座嶄新的工業科技之城已經初具規模,即使在金融危機肆虐的境遇中,淮安富士康仍然供求兩旺,充滿活力。但在企業不大壯大的同時,龐大的用工缺口也成為富士康和市委、市政府“甜蜜的煩惱”——到今年年底,富士康用工需求將達到30000人。雖然淮安勞動力資源豐富,但面對富士康龐大的用工缺口,仍然顯得“捉襟見肘”。為此,從市委、市政府到市經濟開發區,從各縣區到各鄉鎮、街道,一場為富士康招工的大潮很快掀起,并在極短的時間內解決了富士康用工的燃眉之急。

  今年1-10月份,全市IT產業、特鋼產業和鹽化工新材料產業分別實現工業總產值123.79元、230.26億元和187.20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總量的41.8%,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3.9個百分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我們將牢固樹立‘親商、安商、富商’理念,全力為客商提供101%的服務。”淮安的一諾千金、有諾必行詮釋了富士康、詮釋了三大千億元產業得以迅猛發展的原因。

  三大千億元產業的迅猛發展不僅壯大了全市工業的實力,也強有力地推動了淮安新型工業化之路。就在臺玻項目開工的當日,投資15億元的井神60萬噸聯堿項目開工,投資5.2億元、長達180多公里的淮鹽礦業采輸鹵工程竣工。三個鹽化工大項目同時開竣工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一個大型鹽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淮安將擁有全國唯一的鹽化工新材料產業鏈。

  打造關鍵性產業的產業鏈,以產業鏈招商,以產業鏈來提升大產業的規模和水平,正是淮安三大千億元產業發展的現實路徑。在全球競爭逐漸步入產業鏈競爭的時分,淮安能夠以超前的眼光,依托龍頭企業打造產業鏈,并且初見成效,這一“壯舉”不容置疑地凸顯出市委、市政府對“時”、“勢”的高瞻遠矚、運籌帷幄。

  同樣不容置疑的是,到“十二五”末,把IT、特鋼、鹽化工新材料分別打造成千億元級產業絕不會僅僅是夢想。

  擴張大產業圈:以資源集聚實現淮安振興

  今年1-10月份,全市三大千億元產業銷售收入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的42.9%,而在去年,這一數字為47.4%。三大千億元產業發展迅猛,為什么占全市工業的比重企業在縮小?

  答案只有一個:在三大千億元產業之外,新的工業經濟增長點在不斷成長,新的產業在悄然崛起,大產業圈在不斷擴大。今年1-10月份,漣水的今世緣酒業、妙通紡織,盱眙的金鵬軸承、天源服裝,清浦的淮龍建材、聯合化纖等企業產值增量都在5000萬元以上,而淮陰的雙匯食品、洪澤的盛邦電纜等企業產值增量更是超過4億元,對全市工業產值增長拉動明顯。這些企業逐漸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的新亮點,圍繞這些企業,我市又開始了聲勢浩大的大產業擴張之路。

  “目前淮安市開放型經濟的優質載體集中在工業領域,要用足用好這些優質載體,在開放式招商上取得新突破,在招引大項目上取得大突破,以資源集聚實現淮安振興。”劉永忠年初指出。而與之相應的事實是,今年以來,從北京到上海,從香港到臺北,市委、市政府及各縣區、各鄉鎮負責人已經跑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登門拜訪了成千上百位客商,在各地舉行的投資說明會已經招攬了數百億之巨的工業項目落戶淮安。其中,僅在今年6月舉行的′2009淮安(上海)投資說明會上,就有近30個項目逾百億資金簽約淮安。

  大項目的不斷集聚,孕育著淮安振興的無限希望,同時也豐富了大產業戰略的內涵——在加快發展三大千億元產業之外,我市又提出了改造提升機械、紡織、煙草食品、建材四個傳統支柱產業,培育新能源、新醫藥兩個新興高新技術產業。

  為這一產業發展戰略配套的則有百億項目工程、百億企業工程、百企創新工程和百牌名品工程等“四大工程”。根據這些規劃,我市每年都將滾動實施三大主導產業規模化項目50個、傳統產業品牌化項目50個、新興產業高新技術化項目10個,同時加快推進項目技術改造、產學研合作和技術研發、國家和省級品牌培育等工作,以大項目培育大產業,以大項目促進大發展。

  在大產業戰略的指引下,各縣區也紛紛跟進,合理進行產業定位,推進縣(區)園區向差別化、特色化方向發展,到“十二五”末,每個縣(區)都要培育一個銷售超百億元的特色產業。目前,楚州的精密機械配件產業、金湖的石油機械產業、盱眙的鋼管軸承和凹土產業等已經具備一定規模,正朝著銷售超百億的目標邁進。

  在淮安工業發展圖景漸次清晰的時刻,我們最該牢記的也許是:再漂亮的數據也無法替代鮮活的事實,再美好的藍圖也無法替代艱辛的努力,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只有扎實進取、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培育出更多、更大的大產業,才能在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相關資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友情鏈接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建設 | 付款方式 | 聯系方式 | 在線留言
地址:遼寧省丹東市興隆街65號 電話:0415-2825729 傳真:0415-2825729
版權所有(C) 2009 中國釹鐵硼網 網站建設:沈陽小壇子網絡營銷推廣
rss
欧美丝袜丝袜综合二区第一页,秘 免费视频网站入口,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久首页
中文字幕图片欧美亚洲 | 香蕉尹人综合精品 | 亚洲午夜福利AV无限观看 | 天天综合网久久网亚洲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一级高清手机在线 |